励志 
 哲理 
 幽默 
 情感 
 生活感悟 
 心情日记 
 获奖征文 

4 心理美文

    会后小记
    2008-12-11 09:25  

    会后小记

    臧刚顺

    两天在石家庄开心理学年会,于技术没有什么精进,于做人倒是有一些感悟,这肯定离不开大家的教诲。感觉,越是大家讲座越讲不出多少技巧性的东西来似的,但是他们的思想内涵和人文底蕴却着实让人叹服。比如张厚粲先生。

    一直为把一个女士称作先生感到好笑,何必呢?但听了张厚粲先生的讲座之后却真的想称她为先生了,这个先生早就突破了性别的区分。那为什么不称老师而称先生呢?我想老师更多代表一种职业,一种社会声望比较高的职业,而先生则是这一职业中做到了极致而着实让人敬慕的。并且他们的令人敬慕不在于其职业与职务,不在于其功名,而在于其在其职业道路上一直以来并且继续不断的前进的脚步。

    早就听说过张厚粲,可是了解得不多,更没有见过,只是朦胧的感觉她应该是一个老得快没牙了、都快叫不出自己的名字的、却被徒子徒孙们捧在高处的泰斗级人物。所以还和身边的人开玩笑说,张厚粲不是被抬着来的吧。可是见到人了,却感觉没那么老,至多60多岁,而张先生说话的口气及其心态却是20多岁。那种朝气、那种锐气甚至是自己印象中的20多岁的青年人也比不了的。到她讲座结束了才知道,人家的实际年龄是81岁。把她的外表年龄和她的心态年龄加在一块和她的实际年龄差不多。可以预想随着张先生实际年龄的增加,她外表显现的年龄也会增加,可她的心态年龄却会永远保持在充满朝气的20多岁。

    回想起来,张先生确实没讲多少具体的技术性的东西,而是从中国心理学的地位说起。她说中国心理学界在世界上的地位是挺高的,所以不用自卑,但咱自己得知道,我们的水平跟人家欧美还是有差距的。主要的差距就是我们做得不够细,而研究方法的改进就有助于我们做得更细一些。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一门人文科学,人很复杂,所以人的研究也相对比较困难。虽然现在在重点实验室里借助价格昂贵的仪器设备进行的脑机制研究是心理学研究的前沿,但更多的学心理学却没有条件参加这种前沿研究的人也不用自卑,因为心理学主要不是研究人的生理,而是研究人的行为,人的行为的研究谁都可以做。我们国家的心理学虽然走过弯路,但是我们的国家在日益强大,我们国家的心理学有什么理由不随着国家的强大而一起强大呢?

    思路多么清晰,心态多么积极,让人感觉到自己被一团气包围着,而在这团气中,是那么的舒畅、清爽、有劲,让人很自然的联想到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的人的特征描述,真实、纯朴、有活力,不愧是大家。

    张先生讲完后还有个提问的环节,有几位老师问了几个很细碎的心理学方面的问题让我很不耐烦。当你面对大海的时候,你怎么能向大海问一滴水的清浊呢?我想知道的是大海是如何成为大海的。所以赶在最后,自己请张先生分享几条她在自己的人生道路或科研道路上比较核心的经验。事后证明这是个挺好的问题,因为好多人散会后就跟我直接说,你问的那个问题太好了。张伟旗甚至说,你给张厚粲作了一次咨询,张厚粲都哭了。而鲁忠义老师在挨桌敬酒敬到我那桌的时候还说,你问的那个问题太好了,你不问我就问了。早知道是这样就该留给鲁老师了,鲁老师是讲座的主持人,在讲座的最后,问一个点睛的问题岂不是更加圆满了。不过问个问题也能问出这么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来,却是自己始料未及的。这还得归功于人家是大家呀,就像太阳似的,被人家小照那么一下儿,觉得自己都在放光了。

    张先生的回答也没有什么很高深、很玄妙或者很激昂的。一开始就说了个“自信自强”,以至于让我这个问问题的都觉得挺不过瘾,本以为会被“提壶灌顶”地那么激那么一下,不想是这么两个司空见惯的老词,听起来有点不痛不痒的感觉,但细细的听下去,才逐渐地见识并领会到什么是自信和自强。这两个词就是对张先生整个生命历程最好的诠释。一个显赫的家庭背景给了她比较好的受教育的条件,却也成了她很长时间里受压制的理由,再加上她学的是曾经被认为是唯心主义的心理学,这就有了更加充分地受压制和否定的理由。一个人二十来岁就毕业了,可是直到五十多岁,自己的成份和职业才开始被认可,这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不公正、多么可以委屈哭嚎的经历,可是张先生却说:“我不自杀,我为什么要自杀呢?我说的我做的又没错,我自杀了不就承认自己错了吗?我喜欢心理学,我相信个体差异,我也要证明个体差异的存在。”

    就是这种自信——对自己这个人的信心(张语:我不错,我这材料不错)、对自己做的事的信心,一直发挥着无穷的力量支持张先生迎着风雨雾霾快乐积极的前行。那么如何自强呢?张先生的回答是“努力、团结”。张先生并没有慷慨陈词地陈述自己怎么努力,但是从张先生可以轻松的为一帮研究不同方向的外国心理学家做口头翻译,就可见曾经她多么努力;从她说:“我想把中国心理学带起来”就可以预见她需要多么努力。而要想做成事光靠一个人的努力是肯定不够的,所以要团结。不是想着多为自己争点什么,而是想着共同做点什么。确实啊,一个人的自强可以更多地依靠个人的努力,而一个集体的自强就务必要团结了。

    这就是张先生人生的宝贵经验—自信、自强。自信是心态,自强是行动。自强又包括个人的努力和众人的团结。自信、自强,竟然是这么朴素的道理,只不过这不是他挂在嘴上的口号,而是他行动的指南。是她在用她一生的时间和精力做出的诠释。我想这就是大家之所以成为大家的原因了。难怪她一直说:“我不郁闷,有什么好郁闷的呢?”确实呀,这么个活法怎么会郁闷呢?

    反观自己的人生信条,明显就看出差距来了。长期以来,自己的心态一直是追求平和,自己的行动主要是靠外力在推动。自以为自己活得轻松自在、闲适恬淡,活得挺开的,是一种难得的境界,自己还一直为此而窃喜。可是这种平和和张先生的自信还差一大截,远不能及呀。平和可以让自己知足,但却使自己没有进取心,行动变得消极而怠惰,远不如自信所带来的更加真实充盈的满足。而自己的被动怠惰的行动与自强相比真的就是地天之差了。生活总是被急迫而未必重要的事填充着,自己总是被事情裹挟着往前挪两步。成天都在教育学生,人生本没有意义,我们需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开创和发现自己的人生意义,说“路在脚下”,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却不肯主动的迈开步子,甚至是用老师就是告诉别人怎么做,而自己却不用做的人作为借口为自己卸责。真的是惭愧呀!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受人家一激,看自己两眼,长期以来无意识层面的东西泛到自己的意识中了,这是个好事。弗洛伊德认为把无意识的东西引入意识层面,问题就自然解决了。我想这还不够。没有所思所想就没有所作所为,但只有所思所想,没有所做所为是什么都改变不了的。只有行动才能改变结果。那么自己这会儿的所写所记应该是所做所为的第一步了。真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返秦的火车上开始写日记了,写得还旁若无人、有滋有味。本来想研究生毕业就不再写日记了。因为自己成熟了,自己的心可以容纳自己所面临的一切。但是现在看来,把自己心里的东西拿出来晾晒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压在心底自己不愿面对的东西就更有必要了。自己的心理还远未成熟,成长是一辈子的事。

    写到本上自勉,发到网上与大家共勉。

    2008年11月30日18点31分

    于K126次17车18号下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