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适应 
 人际关系 
 学习心理 
 职业生涯 
 情绪管理 
 婚恋心理 
 性心理 
 心理危机 
 心理素质 
 心理疾病 

4 心理知识

    “爱钻牛角尖”与“道理我都懂”
    2018-04-11 15:44 张智丰  转载知乎专栏

    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一些“拧巴”时刻,别别扭扭的,跟电脑死机程序没有响应似的。不过死机还可以重启,这种时刻经常让人无语和无奈。故事的主角一般是两位,一位“爱钻牛角尖”的A君,和爱讲道理的B君。A君和B君,有时可能是情侣,有时可能是父母和孩子,有时可能是朋友或闺蜜。

     

    比如要化学考试的中学生和妈妈的对话,有时会是这样:

    中学生:“要化学考试了,我要考不好怎么办啊?”

    妈妈:“不会考不好的呀,你都很认真的复习了。”

    中学生:“谁说认真复习就一定考好啊?”

    妈妈:“你上次不就考挺好的嘛,身经百战了,一定没问题的。”

    中学生(继续“zuo”):“这次不一样啊,反正我就觉得我考不好了,我都没好好复习,我……(此处略去孩子列举一定考不好若干例子1000字),化学老师,我挺讨厌他的,他的课我都没认真听,总之肯定考不好了。”

    妈妈(耐心耗尽,基本淡定不了了):“谁让你不好好听化学老师的课的,我都说了多少次,一定要和老师搞好关系,不要情绪化,你就是不听。”

    中学生:“别给我讲道理,真烦人,道理我都懂……”

    妈妈:“你这孩子,就爱钻牛角尖,说话也不听。”

    再比如,男女朋友的对话:

    女:“今天上班真不开心。”

    男:“怎么了?”

    女:“我们有个同事老找茬,针对我,烦死了。”

    男:“哦,又是那个人吗?不是跟你说了要这样这样做吗,我上次不都给你建议了吗?”

    女:“我不需要你给我建议,你说那些道理我都懂。哎呀,我不跟你说了,真烦人。”

    男:(无语,心想:“你又钻牛角尖了,哎,女人就是不讲理”)

     

    在我小时候,这样较劲的场景也经常在我的家中上演。我父母都是工程师,平常思维很理性,遇上我有大的情绪波动,考试前啊什么的,就很爱给我讲道理。讲了半天情绪还是下不来,还经常被我老爸贴一个“这孩子怎么这么爱钻牛角尖”的标签。不过现在长大后回想起来,虽然他们的“招儿”不怎么管用,但无论如何都陪我拧巴较劲了很久,这种陪伴本身还是让人觉得挺温暖的。

     

    接受理工科教育多的人,容易相信理性的力量,觉得讲道理比较管用。但很多时候不是这样。怎样安抚人,不至于陷入拧巴的境地,这大概也是一门学问,关于人的科学。当然,我们也可以从脑科学的角度理解下这种“钻牛角尖”为何出现。比如在中科院读书那会儿,我们同学之间会相互开玩笑说自己“没有前额叶”。前额叶在情绪调节和认知任务中扮演很关键的作用,然后知道这个道理,也不一定管用。这还是“道理我都懂,但道理不管用的范畴”。

     

    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我有个朋友,她女儿3岁,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早上她开车先送女儿去幼儿园,然后去上班,去幼儿园的过程经常让她很疲惫,像一场不大不小的战争。女儿本来出门时好好的一切正常,一到幼儿园门口就哭着喊着不进去,而且非要回家拿小熊,“呜呜呜,我要我的小熊……”。

     

    小朋友对进幼儿园感到害怕,要小熊。许多小孩子喜欢抱着个毛绒玩具,这能安抚他们的情绪,让他们有安全感。对于“呜呜呜要小熊”的三岁小朋友,是没道理可讲的:你不能跟她说,妈妈上班要迟到了,你要乖;也不能说幼儿园其实没什么可怕的,你不该反应这么大。小朋友进幼儿园之前感到害怕,就情绪大爆发,能安抚自己的玩具小伙伴又不在旁边,于是乎,呜呜呜,好难受。就算自己知道该去幼儿园,也还是害怕的控制不了。

     

    三岁小朋友进幼儿园之前的不安,中学生临考前的担忧,女朋友同事关系的郁闷与烦躁,这些情绪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没道理可讲,也不需要讲道理,最需要做的是陪伴、倾听和一些情绪安抚。我们观察自己也是一样:情绪来的时候可能气势汹汹,伴随诸多负面悲观想法,如果不急于控制和辩驳,情绪也终将缓慢的过去,最终平复下来,极端想法也跟着消失了。日常生活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有个郁闷的事情,和自己朋友或闺蜜抱怨一下,吐吐苦水,回去该咋样咋样,也没什么大不了。许多事情,情绪过去后,自己能去找解决办法。

     

    就像我上中学的时候,考试前紧张的不行,想和父母说说,最希望得到的回应就是,父母能耐心听完我的焦虑和抱怨,耐心等我情绪有所平复,然后聊点其他开心的事,或者看看电视剧稍微放松下,这样情绪就化解了。而如果不去关注情绪和感受,只是理性的讲道理、给建议,那个来寻求情绪安抚的人,会感到自己的感受被忽略了,甚至感到自己不被信任,于是乎情绪会进一步增强,陷入更加拧巴的境地。

     

    当然,这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自己最亲近的人在讲自己难受的体验,自己又能淡定的倾听、包容这些情绪,既把别人当自己,站在对方角度理解情绪感受,又把别人当别人,不急于卷入替别人搞定事情或给建议,这得需要多大耐心和定力呢。不过,这些正是滋养心灵的真正养料。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在书中讲到过自己儿子的例子:儿子成绩差,和同学交往时不成熟,经常弄得周围人很尴尬。他又瘦又小,动作不协调,打棒球时经常招来其他人的嘲笑。柯维和妻子替儿子做了很多努力,只要孩子稍有进步就大大夸奖一番,并斥责那些嘲笑自己儿子的人。但儿子却总是哭着说:“我永远也学不好了!”

     

    柯维认真反省了自己的做法,发现自己和妻子都在努力扮演模范父母,维持良好形象,而忽略了孩子的真实感受。于是他们做出调整,不再设法改变孩子,而是更多从客观角度发现孩子的特色、个性与价值;并且做出调整,不再用孩子的表现来判断自己作为父母的价值:不必再拿孩子与旁人比较,不再主动替儿子遮风挡雨,如果儿子向他们求援,他们会认真聆听,但不会替儿子做事情,这无形中传达了一个积极的信念:“父母不用保护你,你没问题!”几个月过去后,儿子渐渐有了信心,也开始肯定自我价值,终于以自己的速度与步调发挥了潜能。下一次孩子担心考试,下一次女朋友不开心,记得要相信他们自己最终能搞定,需要的只是你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情绪,给予他们一些安全的陪伴。

     

    作者简介:张智丰,心理咨询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

    关闭窗口